金鐘獎裡有個一個近幾年才增添的新獎項,叫做「節目行銷獎」,所以我想談談節目行銷。節目也是商品,商品就需要行銷,也就是包裝、廣告、宣傳、搞新聞,最好搞到人盡皆知,才有可能得到消費者進一步的回應。這是個很大的題目,先撿些小的,閒話家常的聊聊。
某次,某台要推出新節目,主持會議的高階主管希望操作主持人的八卦新聞搶版面,某個執行同仁認為有損主持人形象,那主管微笑的回應,「這叫宣傳,你懂個屁!」
宣傳,就是賣藥的敲鑼打鼓現代文言文,涵蓋了廣告與造勢,最終呈現在媒體。就以廣告起頭吧。我們平常看的電視廣告大概有兩種,一種是廣告時段單純的商品廣告,一種是廣告時段前後,各頻道自家節目的宣傳片,我們管它叫promo。
賣藥的吼到震天價響輕而易舉,但能不能治病則是另外一回事,節目內容不舉,不是外頭塗神油就有用的。和商品行銷一樣,節目行銷目的一樣本於品牌,透過品牌塑造、達到品牌價值,於是累積了品牌資產...這樣說太八股了,說白話,就是把你家的牌子,從「副牌」打成「名牌」,再從名牌打成「王牌」。變王牌的時候,這招牌鐵值錢了。
可惜,多數節目廣告是急就章而沒有靈魂的,常常連結不到品牌核心,拼盤式的把“哏”剪一剪,不思如何告訴觀眾,這菜裡關鍵的料是什麼?仔細想想,常常瞧見電視節目的宣傳短片,你都收到了什麼訊息?上頭是不是常說「請準時鎖定、按時收看」。聽到這話後有鎖定的請舉手。這是語尾助詞,沒有太多意義的。
有目共睹,多數的節目宣傳片比廣告還難看。同樣都是現成的素材,上檔電影的廣告就是比上檔節目的廣告有意思多了。道理很簡單,電影只要把他最花錢的特效,剪個幾段就夠了,「特效」本來就是它某部分的核心。那節目的核心是什麼?
先從廣告裡來講核心,端看觀眾心坎裡有什麼?賣弄文墨的講法叫「感知」。舉個例,雙B的汽車是賣甚麼?賣性能?還是賣配備?不,這些都是基本,其實賣的是尊貴和霸氣,這兩個元素就叫感知。以前福特有個汽車廣告,一個盲人聽了厚重的關門聲,於是認定它是賓士。福特用這聲音想表示一種比擬賓士厚重的品牌價值,當然,福特這品牌的打法叫“尾隨”,我當老二就好。
讓人莫名其妙的廣告也有,蔡依林前陣子有個狂播猛送的壽險廣告,一開始就在跑,拖著一拖拉庫的人沒命的狂奔,喊著“GoGoGo”,但是我始終不知道她要Go去哪?播膩了我都還沒體會出這支廣告強調的是哪個核心?不是賣保險嗎?怎搞得像出草。如果以廣告效果來檢測,恐怕還比不上那「保能痔」,幾個人猛對著電視搖屁股,觀眾看著直搖頭,但是你很清楚那是賣什麼。信義房屋那支「大客戶」讓人笑,有核心嗎?當然有,這是對賣方喊話:不管你多麼頑強,我都可以搞定。
廣告裡當然也多的是「狗腿」創意,不然哪會有那麼多的老闆親自上場拍廣告?有賣機車的,有賣房地產的,有賣襪子的,老王賣瓜當然說瓜甜,會有這點子出現,中間的狗腿官一定不少,不過若能真的亮出了核心訊息也不是不可。
節目也如此,每個節目都有一個核心元素,這是從節目策劃開始就存在的東西。核心是必須經過縝密的分析方能產出的,抽出核心,放大它,宣傳它,再連結上觀眾的感知,觀眾才會心癢癢,就像「我可能不會愛你」裡的「初老」焦慮,殺得OL們哀鴻遍野。
觀眾感知面決定一切,是情感投射、是慾望滿足、 還是期待遐想都可能。但這核心元素誰來找?當然是偉大的行銷創意或公關人員,媒體界主要的創意人員也可分三種,一種來自廣告公司,一是來自公關活動公司,一是來自媒體內部的行銷宣傳人員。這些人種,基本上我認為都屬於欠裁培的藝術家、文學家、大導演與劇作家,非一般人類,該當寶貝的。
可惜事實並非如此,見過很多廣告人或是行銷公關人,腦子裡充滿了創意,經營者只要知道利用,就會是個雷神索爾,但多數被當成蝦兵蟹將,待遇低,尤其是被“裝懂”的高階主管羞辱的不成人形,處處糟蹋。他們豈止爆肝,也爆腦、爆脾兼腎虧。有個朋友以前幹過行銷創意,某次提案,他的主管看完他的專案設計,只丟了一句話:感覺不對。朋友問,那什麼樣的感覺才對?那主管回答:你再去想幾個,我再看看。
講不出個所以然,所以讓人吐血。主管不必提出什麼驚世創意,但洞悉時勢,看到死角,提出修正方向,才是那位子的基本功。有太多熬夜吐血的經典創意,都死在這些人主管的抽屜裡,斷腸人真無能嗎?死在遭忌或是不知主管LP長在哪才是主因,這些事洋洋灑灑可以寫本書的。
Youtube與Facebook早成為行銷宣傳的無本通路,只要能有本事衝出點閱率。但是點閱率背後,FB「分享」的病毒式散播,其實來自觀眾”呷好道相報”那多事的特性,根源仍是“想”替你分享,說穿了仍是最原始的傳播-“口耳相傳”,只是介面在網路。
我總結Youtube點閱率超高的短片,大概有三規則:第一,讓人開懷大笑,是歡樂元素。第二,讓人落淚,那是感性元素。第三,震撼的畫面,那是驚奇元素。若有兩個元素結合者,點閱率更是破表。至於養眼惹火的畫面一樣受歡迎,但那不是來自創造,是屬於“獸性”中心管理的。
電視節目若能擊中這三個要害,一定得分,但在資源耗竭,競爭頻道太多的狀況下,要擊中並不容易,於是抄捷徑,只走獸性,這是電視經營走火入魔的病徵之一。
為宣傳而造勢也是如此,有些廠商花錢辦行銷活動搞記者會,找個身材火辣,容易搶版面的女藝人,照片登到全版,結果宣傳到的,都是她的事業線。別笑,電視節目自己的宣傳,最常幹這種事。
(待續)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