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言文一直沒離開過斷頭台,那是預料中事,屠夫第一次揮刀沒成,不代表死刑不會執行,923日重審課綱「開到如我意為止」,終於還是一刀剁下,蔡政府教育為政治服務,民粹刀切香腸獻祭於台獨,切除中華文化怎會手軟?

 

誰拿了「玉璽」,誰就呼風喚雨,這是政治遊戲規則。蔡政府這一石二鳥,文史不分家,文言文象徵意義上,直些連結「史」,去中國化當然必斷其史;其二,一切都是選舉,高中生,盡是下一批的首投族,現在要下修投票年齡到十八歲,司馬昭之心就是個陽謀,不是嗎?

 

網路上對於文言文的批判,酸民們基本上不出兩個論點,其一是「文言文是黨國遺毒,正繼續毒害下一代」,是文言文必須處死的第一條罪狀;其二是「今日誰還在用文言文?」包含一些綠色色彩的作家,蓄意引導對使用文言文的偏執解釋,完全避開學文言文真正的重點是什麼?所以既然蔡政府不願談,教育部不准談,我來談吧:

 

學文言文,從來都是為了「累積」。累積什麼?

 

其一,幫助白話文字洗鍊

 

閱讀古文,是累積「文字美學」的「原色」,就像你畫畫時,喜歡用只有12色的顏料,還是24色的顏料?接觸越多的文言文,可在調配白話文的顏色組合,不論抒情還是議事,能有更豐富的原料可用。小學生不是要學許多「生詞」?事實上這一個個的生詞,好大一部份都是文言文套用,隨便舉例:隱瞞、童玩、臨終、屈服、愉快、瑕疵這些從來都是文言文,文言早就化整為零溶入白話文中,講白了,白話文一刻也沒有離開過文言文,吸收越多文言文,自然增加白話文的「彩度」,但課文越來越少,老師不教,孩子們彩度又怎會增加?

 

以前寫過一篇文章「惡口下的藝人之死,藝人楊又穎因忍受不了網路霸凌自殺,其中引述了一段「靠北部落客」版主回覆撻伐的文字:「真好笑,我是針對匿名來威脅的 漫罵 叫人去死 小心被車撞的表示 (板主要不要覺得好怕怕?)…」,這短短一句話,邏輯錯亂,語無倫次,最後我總算推論出本意應是這樣:「真好笑,對那些同樣也是匿名者,以漫罵、叫人去死小心被車撞的方式來威脅攻擊我的人,我是不是也應該表現害怕呢?」這,就是時下酸民,酸狠中也暴露了自己若沒受過文字洗鍊時,白話文會是個什麼德行。

 

文字的運用能力本就是循序漸進,點滴而成,文言文活在白話文裡,就像畫龍點了睛,神就出來了,古文讀得越深,白話文章就越神靈活現。

 

其二,文言文處處是生活、處事哲學的智慧投射

 

猶記得國中時候,我十分痛恨文言文,不是國文有多難,而是每一篇老師都要求背誦。甚者,當時的聯絡簿變成每天默書的考本,一天一首詩,或絕句或律詩,早自習時直接默寫在聯絡簿上,當時同學們皆苦不堪言,對老師恨之入骨。

 

長大後,職場經歷多次企業震盪,牽動組織轉變的陣痛與不安,一日,與當時某位即將離去的高層主管閒談,他空嘆不斷,訴說人事鬥爭醜陋與無情,看著他權力盡廢,意氣風發已不復見,此時腦中竟莫名其妙地浮現了《水調歌頭》「又恐瓊樓玉宇,高處不勝寒」,蘇東坡對人遇事時心境的描寫,境界如此之高,面對權力愛慾的矛盾糾結,又如此精準,於是我回了他「行到水窮處,坐看雲起時」。

 

求學時的我能懂這些嗎?但我背了它,它成了我的一部份,今日面對挫折時,它卻讓我有所依恃,那古人們早就給了的解方「古今多少事,都付笑談中」、「與爾同消萬古愁」,他們的人生智慧,努力度過人生低潮,這怎會是封建與八股?古人早留下了豁達處理人生難題的智慧,只看你是不是曾經接收。這就是境界,沒到那個高度,吹不到到那個風,就聞不到其中的風語。

 

學,總是由淺入深,國中到高中,文言文的接觸與薰陶當然必須更深,這才是教育該有的軌跡。因為難,所以苦,不然何必學?但讀懂了,就是永遠擱在你肚子裡的東西。幼年辛苦的畫面今日已成片段懷念記憶,恨意卻變成對老師深刻的感謝。

 

其三,刺激感知與思考深度

 

感知的廣度與深度是隨著歲月增長的,學習點滴涓流,生命靠不斷的累積方能進化,學識如此,心智如此,生命力更是如此,荀子「勸學」已經刪了,這文剛好砸中新課綱的疣處「不積跬步,無以致千里;不積小流,無以成江海」,雖是文言文,卻也是過去千年乃至未來千年勵志的真理,累積文言文的跬步,白話文行千里都用不盡。今日社會標示著「速食」、「速成」,大家都想一蹴可幾,卻忘了挫折打擊也會伴隨速成而來,回想看看,台灣多少年輕生命因小小挫折選擇死路?對生命的思考,對成功的定義,都必須經過成熟的思考訓練,文言文只是一個輔具,讓穿越發生在孩子的腦袋中,讓文字的靈氣預先打底,政治正確卻無情擋下孩子該經過的跬步。

 

我在上一篇「有種,請全廢了文言文」裡提及,閩南語中蘊含的文言文詞藻更是豐富,台語拿筷子是「攑箸」,讀書叫「讀冊」,這不但都是文言文,「冊」字甚至是竹簡的象形字,不但文言,還更古。老話一句,重點在教,在如何學。「春和景明,波瀾不驚,上下天光,一碧萬頃」范仲淹站在岳陽樓上,拿了攝影機,鏡頭對準了湖面,他從特寫無波水面開始,畫面逐漸Zoom out,鏡頭拉開了水天一色藍天的倒影,最後廣角帶出了整個寬廣的湖面,古人們寫作的技巧,早就有了電影運鏡的概念,若能教的有趣,學生自然學得簡單自在。

 

生活中到處都是文言文,婚喪喜慶,所有的匾額、賀詞、悼詞盡數文言文,用過「鵬程萬里」沒?寫過「早生貴子」、「百年好合」、「母儀天下」、「音容宛在」、「鴻圖大展」沒?有哪句白話文能比那含蓄而強大的「執子之手,與子偕老」表現永恆婚姻誓言更到位的?

 

更殘忍地說,有時白話文境界就是到不了位,得靠文言文助威,周杰倫的「煙花易冷」大家很熟很喜歡吧?歌詞一句「雨紛紛,舊故里草木深」,聽者蕩氣迴腸,透著孤寂、思愁、時光的渲染力,這不就是文言文的力量?換成白話文呢?雨好多,老家草叢樹木長得高又大。

 

(本文於10/2刊載於風傳媒)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雷地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