英國前首相柴契爾夫人過世的消息,本來是一個有點哀傷,有點感慨的新聞,有著「浪花淘盡英雄」的悲涼,卻被一個中天新聞誤植成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,搞了熱熱鬧鬧沸沸揚揚,如同「歡笑一籮筐」,台灣新聞界處處奇葩,其「扭力」與「爆發力」,可真是不簡單。

 

柴契爾夫人是有世界史上有著特殊位置的人物,這種錯,等於是給全球媒體一個靶子,大家一起瞄準。

 柴契爾d33704  

柴契爾夫人是具有歷史地位的全球性人物,她的過世,舉世哀悼(圖/取自維基百科)

 

台灣新聞是喜歡嚷嚷著他人笑話的,今天自己鬧了這麼大的笑話,無怪乎一下就吵上了國際,本想放張照片在此,但這畢竟是中天的獨家新聞,擅自取用,恐有侵權之嫌,所以看倌們,有興趣的就從這連結去瞧瞧。

  

http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_ZIx5P9X0kI

這則新聞差不多一分鐘,周玉琴在報新聞時說「插播」,可見這是才收到沒多久的外電,算是緊急調畫面出來,是快報。這則新聞裡出現四種畫面穿插,前面三種畫面的剪輯一直都是伊莉莎白二世,穿著藍色與黃色不同的衣服,且不斷的重複,直到第四個畫面,才變成了柴契爾夫人。

 

能把柴契爾夫人的畫面播成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,我推敲著為何錯誤的和正確的畫面可以放在同一則新聞裡?第四個畫面看出來是直接接收英國新聞的畫面,我猜應該是正在播報的當下,導播或副控人員發現錯誤,再換帶子來不及,只能立刻改接英國新聞頻道衛星的訊號。

 

這裡面至少兩個環節出了問題,其一是新聞產出過程中參與過的每雙眼睛,我不太相信會是單純的放錯帶這麼簡單的手誤,資料畫面找出來,要剪輯,要上字,一邊看畫面,一邊打上柴契爾,我猜這經過的每雙眼睛大概只有一個可能,他們分不出柴契爾和伊莉莎白哪裡不一樣,這是人的素質問題。

 

其二,是資料貯存的建檔管理有了很大的問題,一個新聞台的畫面資料庫何其龐大,如有精密的建檔管理設計,就算工作人員不認識柴契爾,只要檔名清楚,也不至於選錯,所以這種包,不會只腫一次。

 

「好事不出門,壞事傳千里」是台灣新聞媒體的「工作守則」,哪有洞,就灌水。公益活動?一邊歇會兒。今天可傳千里的事終於輪到自己身上了,那豈不讓其他媒體聞到蜂蜜味了,豺狼虎豹般的媒體砍起同儕來毫不手軟,國外的媒體對這錯誤更是罕見的讓台灣大放異彩,特愛咱丟給世界的笑梗。知名科技網站Tweaktown.com笑嘻嘻地說:「我們很開心地向各位報告,英女王仍舊健在!」,華爾街日報(The Wall Street Journal)特別也推崇中天的豐功偉業,寫了洋洋灑灑一個專題,並引述了台灣酸民的留言:「至少他們沒有用蘇珊大嬸來報導柴契爾」。

 

柴契爾2_cr  

華爾街日報專題報導,中天誤植英女王伊莉莎白二世的報導,揚名海外(圖/翻攝The Wall Street Journal網站)

 

台灣養出了一票超級「專業」的編劇扒糞的記者群,最專業的本事,是把小事說成大事,把沒事說成有事。我舉個例,有次,我看到某台新聞,一個彰化鄉間死巷,常有人誤闖,鄉公所為了方便開車人,設置了路牌通知開車人「此路不通」,結果新聞特別做了一個專題,記者語帶諷刺,認為這東西只會讓用路人更搞不清楚方向,然後訪問數人,對這牌子的看法,最後記者對這新聞下了一個註解「此路不通,有需要如此大費周章嗎?」。我只想對這記者說,一個小路牌,你有必要如此大費周章做專題嗎?這哪門子的新聞,新聞秤斤算兩的菜市場化,就是我們現下的高水準

 

當年台視當家主播張雅琴首創了話家常的播報風格,曾經引起社會的討論。而今「話家常」早開枝散葉,一路演化成各類品種。「烏青,烏青,妳的手臂怎麼會肥肥?」「不管年紀多大,胸部可以一直長大,一直長大,從A大成Z...」這是一則介紹攝影師修圖的新聞,記者的旁白功力可以到夜市擺攤賣壯陽藥。

 

還有那隨時熱血沸騰者,總是歇斯底里的對著麥克風狂喊,甚至曾在外景連線時把自己cosplay成「小護士」。終於惹毛了資深主播盛竹如,他怒轟主播台都被新人霸佔,服裝猥褻兼口齒不清,電視台簡直是自尋死路,又指那某主播「長得既不英俊也不美麗,領帶沒打好,服裝也不整齊,全台有1000萬人都播的比他好!」,盛竹如雖由新聞投入娛樂界,但兩者之間的界線,他其實一刀切得很清楚。

 丁元凱d1622  

新聞記者搞怪,終於惹毛了盛竹如

 

昔日咱稱主播台,今日當家花旦輪流上台,就連氣象主播都可以大談外星人,演福爾摩斯了,拿伊莉莎白二世來頂替柴契爾夫人算小梗,真拿蘇珊大嬸來用,也沒什麼好意外。從裡到外,台灣的新聞傳播業,生、旦、淨、末、丑全包了,這可是台灣揚名國際,那至尊級的驕傲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雷地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