氣象局又挨罵了泰利匆匆來去,雨量與災情都沒那麼嚴重,南部也僅有部分地區雨量超過600毫米600毫米對現在南部來說,算小雨了。媒體們又開始討伐批判,其實,我寧願氣象局每次都言聳聽,「雨量不如預期」這真是天大的好消息,難道不是嗎?

 

我看著天氣圖,推估谷超颱風環流的導引拉扯,海峽兩邊的高山擠壓,讓泰利「飆速的穿越台灣海峽,讓台灣免於更大的災難。行速,才是泰利未釀大災的關鍵因素,時速超過了40,創下有史以來行進最快的速度,這非報導和預估是不是誇大的問題,如果泰利行速減半,灌下的雨等同加乘。當是老天疼惜台灣,終於出手解救。

泰利 s1p-2012-06-20-10-00  

幾天前有個新聞這樣登著:

「南投縣政府五月公告「廢止廬山溫泉區管理計畫」,縣府與仁愛鄉公所昨天邀集溫泉業者辦說明會,許多溫泉從業人員與居民越說越激動,砲轟縣府做法不顧從業人員死活。」

再往前翻,屢屢播出災難新聞,廬山溫泉洪濤摧枯拉朽,山毀房倒,泥河土石奔騰的狀態,撼人的畫面令人膽戰心驚。因為要發展,要經濟,要選票,投入了大量的預算,山路一條條開進深山。

 廬山600_108  

家父過往是登山隊,幾盡爬過台灣百岳,對山非常了解,十多年前,就對我說明這罪魁禍首的山路。我們來看看山地道路的實際圖像吧,山路不會是直的,一定順著山勢蜿蜒,山路不會是平的,總是斜坡。山路旁靠近山邊一定有一條水溝,是洩水用的,讓山泉流下來後,直接流入水溝,然後帶到山下,這是你我開車上山時都相當清楚看到的畫面。

 

問題來了,四時交替,山上隨時都是枯枝落葉,這不是都市,不會有清道夫們協助清理,每條水溝沒多久一定塞滿這些枯枝落葉,當大雨一來,原本不敷承載水量的水溝,加上淤塞,立刻滿溢到路面,順著路面往下竄,路面斜坡是天然的「加速跑道,當路面轉彎,抱歉了,水不會跟著轉,就泛流著,然後找到路面最低處直洩而下。於是那處道路下方的路基,就被這龐大而定點的水沖刷著,沒幾下,路就跨了。

 

這截路一垮,斷裂處,集中匯流水更是以瀑布的方式往下灌,被灌到的土與石就這樣迅度崩落,然後就像骨牌一樣,一個撞一個...這就是土石流的狀況,路開到山裡越深,土石流也就累積的越規模。造橋鋪路的人,從來不會再去設想水路會怎走?更糟的,如今氣候年年加級狂暴,破表的雨量,超大豪雨,如同對滿目瘡痍的台灣山地繼續鞭刑,土壤濕飽而脆弱,現在連大樹的根都不管用了。為了與自然爭地,開發過了頭,老天正在回收祂的山地使用權。如果要再往前算總帳,當年政績彪炳,號稱最會開山造路的宋省長不可沒。

 路基3880664156_a7299c98f3  

為何路會一直開到山裡去,不得不捫心的說,週休二日是禍首。台灣地狹人稠,從南到北,兩天的假期那兒都到得了,於是往水濱去,往山裡奔,週休二日徹底改變了人們假日生活的模式,造成了雨後春筍的民宿與開發,這些你我都脫不了責任。

 

台灣不缺死守家園,因為死得真不少了。或者整個社會該發動「不去廬山」運動,因為我們選擇去玩,可能加速害了他們活不下去,而國家也一次又一次投注大量預算,去維繫一個已被選定天譴的山谷。失去家園是痛苦的,誰不在乎家園,誰願意離家?離家,是為了再造家園。這是個天地不仁,萬物芻狗的年代,災難沒來,不代表不來,後頭還在排隊,不能靠著僥倖度日。

 

其實不只廬山,內政部長李鴻源再三強調的「防災地圖,點出了台灣山地的噩夢地區。大陸洪水新聞,我們常聽見長江洪鋒經過數日會抵達何處;台灣高山超過三千公尺,在本島的中央,所有河流輻射而下,雨水一日就出海,雨量稍大,河流必定湍急與猛暴,沒有消化洪水的腹地,釀成的災害除了淹,還帶著毀。我們必須認輸,不能再與天爭地,該還的還是得還。

 

正因為愛山,近年我已很少選擇台灣高山地區的旅遊,頂多北部的小山步道走走。愛之適所以害之,因為我們喜歡好山好水,反倒造成了惡山惡水,越是習以為常隨手可得的,越是迅速消失。李部長正在積極的推動國土規劃,重新審視土地管理與都市空間利用,將面對多少阻力,難度之高可以想像,但這是一個重大而正面的方向,真該給掌聲。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雷地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