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位高中女孩林恆安、余冠薇及楊凱茵,在街頭上為一位失禁老人清除穢物,我翻著報紙看著照片,心中起伏震盪不已,那是和著感動、感傷與無奈的複雜感覺。我可以說,這些年來沒有哪個新聞事件的「養份」要比這條來得高了。

 

達人女中三位女孩的為失禁老人清理穢物的行為,讓整個社會感動  

達人女中三位女孩的為失禁老人清理穢物的行為,讓整個社會感動(圖/翻攝自臉書)

 

感動,當然是因為這三個尚未涉世,卻已帶著菩薩心渡化世間的高中女孩,素昧平生卻不忌髒汙,俯身替老人除穢。

 

感傷,則是台灣社會多久以來沒有這樣如此振奮人心的畫面,是社會冷酷至此,還是我們習慣只注意媒體有沒關注我們的怨氣?

 

無奈,則是看到這樣的老人,將來有一天你我無可避免都會走到這一步,那時還有這樣的天使嗎?

 

網友拍下照片上傳,兩天後,台灣四大報,只有聯合報以此事件做為頭版,同一天蘋果的頭版是燒炭自殺新聞、中時是家暴新聞、自由是港人上街捍衛新聞自由,足見正面而療癒人心的新聞在台灣社會是多麼弱勢

 

女孩們表示,原本只是想遞衛生紙請老爺爺自行清理,「還是有點擔心別人異樣的眼光」,但是「如果我沒幫助他,我會後悔一輩子!」是的,這是一個心裡對話的轉折,為何心裡會泛起擔心別人異樣眼光?路人瞧見了,卻是感動得拍下像片馬上上傳。一時間,我們突然都驚覺,這樣的孩子叫天使。

 

會擔心會驚訝,反射出了兩層意義。

 

一是長年來,功利主義讓人與人之間互相幫助,彼此扶持的社會信任感消失殆盡,由內而外散播愛的出口,全被卡住了,連拔刀相助都需要提起勇氣,突顯了防禦心與惻隱之心的交戰,難處就在打開心門。

 

二是我們已直覺認定,面對那惡臭髒汙的糞便自己可能做不到。轉個念想,清理糞便我們會做不到嗎?當面對的對象如果是自己的父母,當他們年邁,替他們清理,是一件自然的事情;當我們帶寵物上街,替牠們清理糞便時又有什麼困難?善念一起時,我相信你我都做得到。

狗糞medium_623559183_cr   

清理狗狗的糞便時,養狗人其實都做的很自然 (圖/Photopin)

 

更遠一層,又勾出了兩個社會問題。

 

第一當然是教育,教育改革多年了,整個社會卻仍在「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」的追逐不曾停歇,舉個事證吧,每年基測、學測、指考一放榜,新聞報導的都是什麼?是不是都在盛讚多少學生考了滿級分?誇獎哪個會唸書的孩子如何準備功課,再把滿級分的作文全文刊登,讓大家好好讚嘆這連大人都寫不出的神文?

 

一年多前,強恕的學生對街友暗夜潑糞;去年台南一中的學生無禮的將菜單丟入湯碗,這些都曾引起整個社會的譁然,對照達達人女中的三個女孩,輝映著兩個極端的社會現象,我查了達女的基測入學成績,大概270多分;台南一中大概要高到380(加作文滿分412),這裡面看不出成績和品德有任何的關聯,那麼真正的問題出在哪?兩種重要的人心教育:「將心比心」、「憐憫」沒有人來教。

強恕學生暗夜對遊民潑糞,曾引發社會一陣撻伐   

強恕學生暗夜對遊民潑糞,曾引發社會一陣撻伐(圖/Ettoday)

 

這兩項出現在哪個課綱裡?考試會考嗎?有實習課嗎?在現下的功利教育裡,早盪然無存,當政客們斤斤計較著教材裡政治課綱的微調時,品德教育恐比他們眼中的屎還不如,我們都清楚,最無品的人,都在政圈裡了。

 

那麼哪裡最缺「德」?若非網民瘋狂轉發,三位女娃兒未必會贏得媒體青睞,天使是打不過事業線的。幾天前,美國《外交政策》(Foreign Policy)期刊記者福克斯(Chris Fuchs)撰文批判「媒體讓台灣腦殘,讓大眾變殭屍」,在他採訪台灣的的當時,全台灣只有兩件事,一個是黃色小鴨爆炸,一個是吳憶樺坐捷運、吃餃子、與年齡大他兩倍的記者親熱,道盡台灣媒體的可悲。

外交政策_cr   

美國《外交政策》(Foreign Policy)期刊痛批台灣媒體讓台灣腦殘(圖/翻攝Foreign Policy)

 

其次是社福,這位失能的老者,是誰讓他一人孤單無助的走在街頭?未來這樣的街景或許不是常態,但誰都可能遇見,少子化造成的高齡社會已經到了,是你我無法逃避的未來,據政府統計,台灣目前65歲老年人占全人口的12%,按照現在的初生率,到了2025年,老人將超過20%,迅速進入「超齡社會」,這不過11年後,轉眼就到了。當人進入中年後,身邊必須面對的老人問題就會越來越多;平均壽命越來越延長,這個市場就會越來越大,無助的呼聲也就更慘烈。

 

今年1月,我們的「長期照顧服務法」終於在立法院裡初審通過,算是個好消息,只盼政府預計2016年推動《長照保險法》別再走鐘,別再落實了政府與國會的雙雙「失能」。

 

回頭看看這位老人,形單影隻老淚縱橫,「沒見過這麼乖巧的女孩子」,不難想像這位老人當下心中那種羞愧、無助與難以啟齒,每個人都有內急過,只要設身處地想,就能感同身受。老人們走過一輩子,今日社會的進步,是他們當年的血汗換來,晚年人生不該只剩秋涼,更該讓他們活得有尊嚴,這個尊嚴是整個社會該回報的。濟弱扶傾之事能療癒人心,溫潤社會脾肺,唯有從政策、媒體、人心到行為連結起來才是一個公義的社會。

 

老有所養,一個充滿公義的社會,天使不是應該隨時都在嗎?一個事件,照出來的影子,總讓人悲喜交加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雷地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