國慶日一早,我去參加朋友母親的告別式。走出教堂,心情難免悲涼。已入深秋,卻難得艷陽高照,清風徐徐,路上人群熙熙攘攘,和一般的日子沒什麼不同。我不知道有多少人發現,台北街頭上的國旗幾乎消失了,只剩幾條大路三三兩兩插著國旗,這讓悲涼更多點愁意,「光輝十月」不是該旗海飄揚嗎?

 

模模糊糊,依稀記得小時候那個簡樸的年代,國慶日讓人充滿興奮的,不只是放假,還有那一點點為國家加油打氣的感動味。當年,從進入十月開始,「光輝十月」的氣氛已籠罩全國,那時我最愛總統府前的夜,每棟建築物的稜線都被燈泡串連鑲了邊,壯麗非凡。

800px-中華民國總統府   

雙十節,三十年前的那種感動還找得到嗎?(圖/翻攝自維基百科)

 

到了今天,國慶早已質變,成為一個最好的黃道吉日,讓反對者,趁今天可以透過媒體,把惡臭傳遍全世界。台灣媒體的可笑,成為舉世之最。國之大典,外媒若要關注,只會聽聽總統國慶文告說什麼,但咱新聞台們,重點都在馬王對了什麼話,握了幾次手,簡直荒謬絕倫。

 

102歲的中華民國,相對於中國歷史上的各朝代,堪稱稚齡,卻看似出現了視茫髮蒼的晚年衰竭。博愛特區上,一群白衣隊伍正在如喪考妣的哀號著、咒罵著、批鬥著。有人爬上立法院,拆了國旗,換上「台灣國」。也有一群人,拖著棺材,喊著「馬英九過橋」幫馬英九入殮。

台灣國   

「台灣國」的人民” 849(台語諧音:打死狗)替馬英九抬棺,來糟蹋總統

 

這是道教的喪儀,過橋,是帶著亡靈走過奈何橋。究竟是什麼樣的血海深仇,要把國家的總統詛咒如此?要把國家的生日當忌日?我相信樸善的台灣民間,絕不會喜歡看到這樣的行動劇。我百思不解,現下的一切不都是「民主機制」公平遊戲產生的果?

 

我為這百來位的「義士」們感到可悲。我以為,一個真「義士」,絕不會浪費生命,把理想抱負消耗在這種可笑的行動劇上。如果真希望看到「台灣國」誕生,那麼拿出你的「建國大綱」來,說服大家,告訴大家「台灣國」好在哪裡?讓全民都被你說服,讓大家被你感召,轉而挺你。劉邦是個出身農村的痞子,為何最後能建立了大漢皇朝?無他,受苦的百姓願意跟著他走罷了。

 

百年前躺入忠烈祠的「烈士」們,他們演得才是實境的「行動劇」,讓自己血流成河,把理想化為劈開大地的力量,於是各地百姓響應,滅了大清朝。國家誕生之日,正是他們謝世之時,那些英靈,我們稱他「忠烈」。

 

忠烈祠_cr  

忠烈祠裡的英靈,用血換來今日的國號 (圖/翻攝自維基百科)

 

民主最殘酷的真實,就是「成王敗寇」。和封建時代的不同,是民主機制,可以讓王者不會永遠是王,寇者不會永遠為寇。這體制的設計,簡單的邏輯:你贏了,就請你坐上駕駛座,按照你規劃的政策走;你輸了,就請你修改你的經營計畫,下回再來過。但天底下也不會真有哪個政策能「全民受惠」,一定有人因政策而損失。既然不可能全民受惠,也就沒有全民該不該買單這種問號?那是媒體行挑撥分化的修辭。

 

路不好走,那是你帶的路難走,可能一路顛頗,也可能柳暗花明,但未必方向不對。最終審判,看看你任期內的業績老百姓買不買單,不好,換掉,請你下來當「寇」。民主政治,老百姓給的已是短期駕照。可如今台灣的現象是,車想往前開,反對者已不顧駕照期限,認定民主不該是簡單的「多數決」,跳下車橫在路上,不准車子往前走,其結果就是原地打轉,但已先記上駕駛無能一筆,因為車現在你在開。

 

我在網路上看到一文,引用了一則笑話,諷刺兩個政黨:

 

兩個民賊都玩一種遊戲-「傳遞炸彈」。明知炸彈要爆,卻不思拆除引信,只圖趕快傳遞給別人。只要不在我手裡炸,管他娘。後面來了一個傻總統,名叫馬英九,要拆引信。結果把自己炸得即使沒死也半條命。

 

國慶這一天,1985團體把國父墨寶「天下為公」大方的掛在後方。「天下為公」先得「大道能行」,「是故謀閉而不興,盜竊亂賊而不作,故外戶而不閉,是謂大同。」這大同世界要展現在世人面前的第一幕,就是「謀閉而不興」,謀閉是什麼?關起門來的暗盤與算計。謀閉不興,就是杜絕暗盤,那「司法關說」算不算關起門來的暗盤行為?1985聯盟號召人民上街,還權於民,列出洋洋灑灑政府罪狀,但列「毀憲」不列「司法關說」,列「大埔」不列「南鐵」,公民關注的議題當是全面的「不公不義」,這般挑枝揀葉的篩選,被譏與在野黨眉來眼去,也就莫怪了。

 

天下為公   

1985借用「天下為公」來為訴求加持,卻沒洞悉大同篇章裡的重要精神(圖/Ettoday)

 

我們慶幸生在今日。一百年前,在國家慶典上抗議,鐵定是殺頭的;兩千年前,恐是滅九族的。如今抗議越來越花俏,越來越組織,表示對人權的要求越來越高,正代表民主走得越來越紮實。當然,這車子只會愈來越難開,反對者即便無權開車,但有腳可以踩煞車,美國這民主大國,共和黨因為國債問題,都能讓民主黨把車子開到聯邦政府打烊,可見這條路有多難走。執政險阻,顛頗之力來自四面八方,但絕對有一股來自蕭牆。

 

民主可喜,亦有可悲;民主可愛,亦有可恨。當人權越來越大,公權便越來越小,這是可悲之處;為了多數人利益,不得不不犧牲少數,這是可恨之處。正是民主演進至今仍難解的矛盾,也是民主體制的不完美。但民主的可貴,不正在於你可以討論它的缺陷?

 

今天不管誰當家都不會完美,「抗議現象」是人權觀念的成長,也是民主珍貴的鏡子。但不分藍綠,國慶日都該是「家有喜事」,賴清德在台南升旗,是認了百里侯這身官服掛得是中華民國的標籤,我們可以反對或對抗執政者,但不該髒汙先烈們這浴血的日子。

 

去年奪得諾貝爾文學獎的莫言說過,「世界上的事情,最忌諱的就是個十全十美,凡事總要稍留欠缺,才能持恒」,「中華民國」這破屋子或許不完美,跌跌撞撞也過了百年,仍能擋風遮雨,我仍望她生日快樂,歲歲平安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雷地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