廣大興漁船遭冷血屠殺,巴士海峽風起雲湧,菲政府陰狡似狐,除了經濟制裁,一時之間真抓不住那七吋的蛇頸。而當國內同仇敵愾之際,政府某些步驟的狼狽,等同在自己身上倒油,讓一片怒火的輿論,起了火頭燒政府。

 

外交部兩場關鍵的記者會,引發「落漆」的撻伐最為強烈。記者會就像門面,記者們個個「董狐筆」,見什麼寫什麼,自然的,記者筆下就會呈現這個國家有「幾兩重」。

 

對於這個「落漆」,曾任職新聞局,現為佛光大學傳播系主任蔣安國在其臉書上表示:「這就是政府廢了做為國際傳播的行政院新聞局的後遺症!」過往,這類國際宣傳的工作,是由新聞局統籌,綜理各部會,然後制訂對外宣傳的戰略,火力集中,如同火網般的的一次對外完整發佈。「新聞局第一時間就會召開國際媒體記者會向國際投訴,甚至發動國民外交的力量,大肆刊登廣告,搶佔媒體版面,用鋪天蓋地的方式來宣傳作為,這是新聞局的看家本領!」

 

去年,新聞局打烊,現在國際宣傳的工作,已成為外交部下「國際傳播司」的工作,以往這兩者對國際的宣傳其實有著本質上的不同。外交部的宣傳是搞「美化」,不若新聞局還兼有戰略與攻擊力道的宣傳。那麼遇到國際爭端,兩國宣傳戰開打時,外交部沒有攻擊經驗,本是和平鴿,自然左支右絀,踉蹌而行;要蛻變成狠準的獵鷹,還得磨。

 

記者會的類型千奇百種,但不出透過議題包裝,清楚、完整、流暢的把主辦單位的目的呈現在媒體面前。在我的經驗裡,只要開記者會,一定符合「墨非定律」(Murphy's Law),“意外”總會出現。所以總有包會出,只是看大包或小包,但外交部這次記者會的包真大,大到變新聞。

 

說穿了,外交部這場地就是一個無法唱作俱佳的窮酸舞台。記者會,其實是一場講就聲光效果的舞台表演。

 

 It is a cold-blooded murder  

議題主軸,必須強烈、清楚、簡單 (圖/作者提供)

 

沒有操作經驗,是出醜的原因。對外交部基層的工作人員,我抱以同情是多於幹譙的。任何行政單位的人員編制裡,不會有「舞台總監」這個角色。活動流程一環扣一環,還得外加視覺美學這玩意兒,不是嘴巴喊喊就搞出一場漂亮的記者會。少了專司掌控現場的人,沒有操練的累積,絕對達不到標。

 

我就以這場「廣大興28號案國際記者會」來談談,對付這「菲」常不要臉的國家,一個可以引起國際記者同仇敵愾的記者會劇本,應該有怎樣的內容。

 

先從基本設備說起,類似這種國家級的大型記者會,一定要有關鍵環境,也就是每個部會都該有適合的場地與設施,而且最好就內建在部會中,方便臨時調閱其他資料時作業方便。

 

場地要夠大:

 

記者會的來賓,包括電子、平面、網路等媒體,遇到大事件,一定全員出動,必定是上百人的大陣仗,那麼一個可以容納兩百人的場地是基本的需求。差不多70-100左右的大小,場地不至於擁擠,視野空曠舒適,先贏三分。座位安排,文字記者在前,電視攝影記者在後,且橫向要有一排淨空處,方便攝影機架設。看樣子外交部沒這樣規模的場地,那麼去飯店,或現在很多學術機構與民間企業都會有所謂「多功能會議廳都可因應需求。

 

多功能會議廳2(網路)  

規模夠的場地舉辦國際記者會,入場就贏三分(圖/翻攝自網路)

 

硬體設備:

 

這個環節最容易被忽略,卻是記者會呈現效果的最關鍵部分。包含場地設施、音響視訊等電子硬體的配備。舞台上頭除了燈光,至少要有兩種東西。一是吊桿,可以懸吊簡易背板,那是整場記者會的主要視覺呈現,隨時隨地都在突出訴求的議題。

 

二是兩組可升降的投影螢幕(screen),其一在舞台後方,螢幕的尺寸則以場地舞台的大小來規劃,務必投影時,能讓場地最末端的來賓都能看清,所以一台置頂的投影機(projector),是一個基本的要求。其二,是因應若舞台中間不適合投影時,尤其是當有講台時,以舞台左側或右側安裝第二組螢幕備便使用,否則就會出現法務部次長陳明堂那好笑的黥面人效果。

 

黥面人2_cr  

場地的不恰當,讓法務部次長陳明堂當場變成了泰雅族的國寶「黥面人」( 圖/翻攝自原住民博物館)

 

三,多媒體的音響控制系統(控制室,可以同時錄製畫面與收音,可接電腦與切換螢幕的畫面為video或幻燈片。至少四支以上的無線麥可風,台上兩支,台下左右一支,供記者發問使用,最忌諱就是有線麥克風,因為它的經常是出包的罪魁禍首。

 

四,可微調的場燈與舞台區的投射燈。投影時必須暗場,但也不能暗到讓記者無法做筆記,燈光可微調,就可解決這樣的問題。舞台上的投射燈,則是讓主講者有被聚焦的作用。

 

五,網路Wifi系統,讓記者隨時可以連線傳稿或是上傳圖片,這樣才能達到及時的效果。當然,現在的智慧手機都具備了這樣的功能,但身為國家級單位,不能沒有這樣的服務。

 

這些設備都得花錢砸出來,即便政府標榜簡約,但不能簡陋,尤其是對國際發聲的時候,簡單的配備就能呈現格局,為何不做?

 

最後一項,彩排。

 

彩排,不管多麼簡單的記者會都需要彩排,事先演練,是確保「墨非定律不會鬼擋路。如果事先彩排過,黥面人就不會出現,只要記者會前一個小時,由司儀與工作人員先行走位也就夠了,那是測試每個系統及流程會不會有狀況的最後檢視。尤其麥克風,是「墨非定律」最愛發威的,緊要關頭一定會沒電,所以重要記者會,切記事先更換新的電池。

 

再來就是現場流程。

 

新聞說,外交部記者會開始前幾名工作人員還忙著在後方貼海報,可見根本沒有吊桿這東西。看了畫面上的膠帶痕跡,發現其實不是貼海報,而是補上核心議題冷血謀殺

 

海報d308161  

清楚的膠帶痕跡,國際記者會的主標是這樣貼上去的,除了不雅,更顯寒酸

 

我推論,記者會根本沒想到主要議題設定,才會再有貼主標的動作出來。再者,有時間輸出海報,卻不知靈活運用投影畫面,這是完全的狀況外,也說明了人員的外行的與場地的先天殘障。

 

在一切東西都standby後,時間到,司儀一出聲,就不能停了。

 

在我的經驗中,講台是個最棘手的問題,老式的講台,都是木製,極為厚重,搬運很費工,也是干擾流程最麻煩的東西,如果能夠換成輕便的壓克力最好,否則寧願不用。外交部這場記者會,由於資料多,必須置於講台上,那麼講台一開始就不該在舞台正中間,或是講台改為活動式,可以推走。

 

如果講台是鎖死,內有麥克風的線接地我看到電視畫面裡,講台上有連座的麥克風,懷疑正是這樣的設施,那麼投影螢幕竟然還架設在舞台後方,當初提出這樣安裝構想的人,是標準的豬腦袋,無疑。

 

講台d308089  

如果講台無法搬動,那麼螢幕就不該設計在舞台後方

 

記者會強調「梗」,是從影劇圈傳來的kuso語,白話就是“新聞點”。永遠要記得,不管幾個主講人,他們講出的東西才會是「梗」,那麼讓他的梗開花結果,就是靠上述那些設備而來。

 

「千瘡百孔的漁船」就是梗,光靠語言與文字,力量絕不足,翻譯再精彩的英文,都不若圖像的力量。記者會不但要還原真相,更要強化劇情張力,電影都進入了3D時代,運用精緻的畫面來包裝主講內容,讓圖片呈現更強大的效果。甚至製作3D動畫,把每個彈孔以子彈彈道陸續貫穿的動畫來呈現。試想,廣大興面臨的槍林彈雨,配合機槍連續四五十發的音效,把控訴的“戲劇張力”拉到極致,視聽效果一定相當驚人,記者“身歷其境”,下筆豈會客氣?

 

 駭客任務2_cr  

必要時以動畫呈現殺戮的震撼畫面,效果會更驚人(圖/翻攝自Youtube)

 

宣傳戰才開打,也正是台灣正式加入南海戰場的起點。從外往內看,中港地區的人民對咱政府的處理態度紛紛表示羨慕,中華民國的政府三十年來沒那麼硬過。台灣起步的步伐雖然有點亂,畢竟證據會說話,國際角力不是一場記者會就能定輸贏。

 

南海問題太複雜,外交後頭是利益的謀略,不是一般小民所能與謀,喊打喊殺的民粹,並不會使國家更強大。那麼我們該做什麼?怒火不熄,維持水準,我們就是國家的骨頭,盯著政府繼續硬挺就對了!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雷地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