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知道何時開始,「草泥馬」成為一種可愛洋溢,幸福一片的祥和味道。就連許多樂園為了過年衝人氣,電視廣告上都大打「草泥馬」的字樣,吸引觀眾,吸引孩童。但我只想替小羊駝們說:「我草泥馬的!」

 0 美洲駝 (大羊駝)Llama_lying_down(維基百科)2  

羊駝莫名其妙的因為「草泥馬」而大流行(翻攝自維基百科)

 

「草泥馬」這個名詞是怎麼出現的?多數人都知道它其實是粗話的諧音,完整的句子是「草泥馬戈壁」。最早來自大陸那對言論管制非常嚴格的社會,「鄉民」們為了諷刺政府當局,杜撰了一段《戰國策.楚策四》的故事,「伯樂多良馬,其有鄰亞犁,曾與人言,我亦善識馬,有一駿馬,伯樂不及。人皆疑,欲觀之。亞犁恐,乃以草泥置一臥於槽中。眾人視之笑其蠢,皆曰:此何良駒,臥槽泥馬爾」大意是說,伯樂的鄰居亞犁胡謅自己也懂馬,等人家要來見識他的馬時,亞犁怕出包,便用泥混著草做了一匹假馬,所以眾人說:此何良駒,臥槽泥馬爾。(我操你媽爾)。

 

故事繼續接龍,「草泥馬」是一種生活在「馬勒戈壁」上的新型神獸,專吃稀有植物-「臥草」(我操)。因此「馬勒戈壁」也被稱為「草泥馬戈壁」。於是「草泥馬之歌」的網路MV出現了,大陸網友們用了羊駝的畫面,製做了許多版本的「草泥馬之歌」,這是中下的勞動階層對於執政當局的諷刺文學,戈壁神獸「草泥馬」傳奇,一路拉出了一個令人噴飯連連的髒話諧音笑話。

 

草泥馬之歌_cr  

草泥馬的MV是為了諷刺大陸當局箝制言論自由(翻攝自youtube)

 

「草泥馬」是大陸帶有鄉音的粗話「操你媽」的諧音,說得再入骨一點,是帶有淫惡「動詞」的粗話,咒罵當權者。那個動詞,電視播出時,其實是要消音的。這和台灣的國罵「趕羚羊」都屬於最粗鄙的諧音髒話,異曲同工。

 

這使我想起十多年前台灣有名的網路接龍故事「贛林老木」(江西森林裡的老神木)。台灣不管哪個階層,創意都強,從髒話接龍就可知道有多高竿。這「贛林老木」接龍,將台語髒話做了一個大匯集,涵蓋了數十句不堪入耳的髒話。大致上就是一個江西的老員外,發現了一個老神木,請了一個秀才題字,就是「贛林老木」,故事由此向外擴展,網友們接續加油添醋,增加故事場景與人事物,於是「贛林老碑」、「贛林祖公」、「贛林老蹟埋」、「贛林老祖馬」就讓網友們一路笑翻。(這些都是台語諧音,讀者請自行意會,不再翻譯)

 

髒話,畢竟是成人的社會語言,有著社會淵源。曾幾何時,「草泥馬」這神獸在台灣與「羊駝」也畫上了等號。為何那麼可愛的動物,卻有了一個這樣淫穢的名稱?牠從來不是馬,因為髒話,從此變成馬。雖然「草泥馬」和羊駝的身形配起來,很對味,很可愛,只可惜文字已先被搞「髒」,不會再白回來,所以絕對不適合拿來當孩子的「寵物」名。

 

成人的笑話,我們可以開懷大笑,那是底層人生,是庶民們宣洩社會陰暗壓力的語彙,但當一群童稚的孩子,圍著羊駝喊著「我最愛草泥馬...」,如同互相問候對方媽媽,這情境我們是不是該好好想想?

 

動物星球頻道曾多次介紹羊駝,羊駝是南美安地斯山脈特有的動物,牠有幾個親戚,以體形大小區分為大羊駝(Lama)、小羊駝(Vicugna)兩大類。大羊駝高度都在1以上,包括了美洲駝(Lama)和原駝(Guanaco),小羊駝高度多在1以下,包括了駱馬(Vicuna)和羊駝(Alpaca),牠們長得頗為相近,被冠上「草泥馬」而被深受喜愛的,是有著類似綿羊一身捲毛的小羊駝。

 1 美洲駝(大羊駝)Lama_animal(維基百科)  2 原駝 Guanaco medium_862047545  

上:美洲駝(大羊駝)Lama(翻攝自維基百科)   下:原駝Guanaco (翻攝Photo pin)

3 駱馬 Vicugna medium_116619481  4 羊駝 Alpaca medium_2567782401  

上:駱馬Vicugna(翻攝Photo pin)   下:羊駝Alpaca(翻攝Photo pin)

羊駝的大家族都很可愛,毛絨絨的小羊駝(Alpaca)最為可愛

 

駝類動物,草原與風沙讓牠們演化出一雙美麗的大眼睛與長而翹的睫毛,這對大眼配上了小羊駝的可愛體態,簡直迷死人。怎知無端飛來橫禍,成了名符其實的代罪羔,揹著一身臭罵。

   

0 camal eyes medium_4933518242  

為了防風沙,演化讓駝類動物的睫毛特長,所以最為迷人(翻攝Photo pin)

 

「贛林老木」和「趕羚羊」因為沒有被拿來當logo使用,也沒有任何事物被它冠名,時間久了所以退燒,「草泥馬」如今已經成為某個可愛動物的俗名,這問題恐將更長久,你會希望孩子成天草泥馬朗朗上口嗎?

 

東西方世界有著根本的差異,社會氛圍不同,西方人重視自我,所以罵人時,「Fuck you!」「Dame you」直取對方最在乎的自己;華人社會「百善孝為先」,重孝道,所以罵人時,起頭不管是「草泥馬」還是「趕羚羊」,一定直接攻擊大家最在乎的父母,更因為男權社會,華人社會第一個被羞辱的總是媽媽。

 

或者有人會質疑,叫草泥馬有何關係,何必自己心裡有鬼?是的,我承認,我一聽到就有鬼。因為孩童只要問一句,「牠明明不是馬,為何要叫草泥馬?」就能讓大人們啞口無言,你該給他們什麼答案?難不成告訴他們因為羊駝愛在泥地裡打滾?牠們生存的環境是沒有泥地的。孩童總有一天會知道草泥馬是什麼意思,咱何必讓他們那麼早就接觸粗語文化?

0 羊駝 Alpaca medium_455917864   

這麼可愛的動物,為何要給牠一個這麼骯髒的名字?(翻攝Photo pin)

 

媒體逐臭慣了,越是負面教材,越愛攤在社會的大學堂上教學。它們熱愛擴大矛盾,以換取收視利益,誘使觀眾們不斷造口業,如果哪天有人利用魷魚來大做文章,那麼出現一種可愛動物叫「法克魷」也就一點不奇怪。

 

人文之所以離了譜,總是從小就給了錯的音符,大處著眼,小處著手,是替社會去除離譜的第一步。草泥馬大流行,是社會走鐘了,順手撥回標準,是大家的責任。別再使用「草泥馬」來「教歹囝仔大小」,請告訴孩子,那可愛的動物叫「羊駝」,若嫌羊駝名稱不夠可愛,那叫「駝寶貝」、「羊駝寶寶」都成,怎說都不該和媽媽們有任何關係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雷地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